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工艺玩具 » 正文

台湾观察: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玩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4  作者:中国万商网  浏览次数:590
核心提示:  小时候幸福是件简单的事情,长大了简单却成了幸福的事情。早期的台湾童年玩具,或许能帮你重温那些曾经简单的幸福 父亲给女儿

  小时候幸福是件简单的事情,长大了简单却成了幸福的事情。早期的台湾童年玩具,或许能帮你重温那些曾经简单的幸福……


父亲给女儿演示自己小时候怎样玩推铁环


台湾玩具博物馆的早期玩具,让大人们怀旧,让小孩们“尝鲜”

  还记得罗大佑的那首《童年》么,以前一直搞不懂歌词中“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走了那支宝剑”在说什么,直到去了台湾玩具博物馆(>>进入“玩具博物馆”专题,才知道这是曾经岛内最盛行的漫画故事。从1958年问世起,四郎相继和各种反派,持续“大战”到上世纪80年代,跟当时大陆上映的《大闹天宫》一样,牢牢占据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除了诸葛四郎,台湾还有许多跟我们那些年或曾相似、或又不同的童年玩具,通过它们能看到那些年台湾童年的生活。

  柑仔店里?仔标

  柑仔店,因为摆放着许多竹编货品“柑仔”而得名,通俗来讲,就是现代的“7-11”便利店。当年的柑仔店售卖各类杂货,也交换大小消息,是各年龄段邻里集聚的场所。不过,最吸引小孩子的是店里售卖的?仔标,与大陆当年玩的?画片有点像。

  位于新北市的台湾玩具博物馆收藏了3000余件早期玩具,这种比邮票略大、通常圆形有锯齿边的?仔标,常常是游客必玩的项目之一。相较于女生当时玩的纸娃娃,每到农历鬼月还要提心吊胆它们会不会动起来;?仔标可是男孩子们最忠实的玩伴,不仅玩法多样,且上面的人物分三六九等,是个人“财富”的象征。用馆长王月霞的话说,“每个男孩子几乎都打过?仔标,它与弹珠和竹筷枪并称为‘三宝’,都是要随身携带的东西。”

  除了大战魔鬼党的诸葛四郎,1970年缔造收视率90%的纪录、创出万人空巷神话的电视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其主角史艳文等也是?仔标封面的常客。总之,每到新系列推出,柑仔店通常是小孩子们腿脚跑得最勤快的去处,也是零用钱花费最大的部分。纸质的?仔标,甚至还影响到以后出现塑料制的?仔仙游戏。想到上世纪60至80年代,两岸虽然处于隔绝时期,但小孩子们却不约而同地为赢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奋力在地面上?着画片,不能不说历史确有诡异之处。

  柑仔店的弹珠机也是当年热门游戏之一。虽然,跟店主博弈的结果常常是十赌九输,但并不妨碍小孩子对赢一次就有糖果、弹珠等奖励品的热切向往。就跟我们当年面对涂满红色和绿色圆点、飞转的木盘,按下机栝射中相应的圆点,就能额外得到一根芝麻糖有些类似。弹珠机随着柑仔店兴起逐渐在现代生活中谢幕。

  大同宝宝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岛内轻工业逐渐起步,“客厅即工厂”的家庭企业生产模式,是台湾现代工业的开端,也是小型机器和手工加工生产玩具的“?仔标阶段”;之后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进入国际贸易外销时期,玩具也步入了工业化量产的“大同宝宝阶段”。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玩具与游戏设计研究所前任所长张世宗如此总结台湾玩具的发展。曾经也是“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的张世宗,每周三都要冲到小人书摊前,租新到的《四郎与真平》系列来读,后来大学建筑系毕业,已是玩具“死忠”的他,选择到岛内乡村进行玩具调查和相关辅导,并研究至今。

  “大同、大同、国货好,大同产品最可靠”,这是台湾曾经最流行的电视广告歌曲。张世宗说,1969年台湾企业大同公司推出了大同宝宝51号,原本是为对抗日本三洋等外来品牌的营销策略,孰料立刻风靡岛内,“这是购买大同产品一万元新台币以上才有的赠品,因此,家中摆个大同宝宝储钱罐,是当年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此外,工业化在同时期玩具上的烙印还体现在,男孩子开始唱起“无敌铁金刚,我们是正义的一方”,铁金刚、阿童木和火柴盒小汽车等铁皮和塑胶玩具,逐渐成为新宠。女孩手里的纸娃娃也升级为布娃娃、玩偶娃娃等,尤其是后者,用张世宗的话来说,“那可是当年的奢侈品,在结婚、乔迁等场合亲友相互赠送,外面通常有玻璃罩,摆在客厅最显要的位置”。

  张世宗表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电子玩具和网络游戏的相继出现,两岸曾经不大一样的童年玩物又开始走到一起。不过,张世宗认为在电动马达出现之前的乡土手工制玩具,最能代表两岸传统文化的延续,“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力,也是一种创作型教育价值的体现”。点击进入中外玩具网首页

  本报驻台记者 朱力南 文/图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