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印刷包装 » 正文

广东走到外经贸转型关键时期 企业竞争力增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24  作者:中国万商网  浏览次数:342
核心提示: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12年,外向型经济大省mdash;mdash;广东,正走到外经贸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总量连续23年位居全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12年,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正走到外经贸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总量连续23年位居全国第一、外贸总量领跑全国26年之后,广东外经贸开始步入从高速增长转入平稳持续增长的转型期,并迎来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拐点。   如果说,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带动,开辟了广东经济产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分享贸易红利的有效途径的话,那么今天,广东努力从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外向型经济,向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相对高端的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将为未来30年的领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低端到高端   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广东外贸企业接连迎来几场足以载入史册的盛会。   8月30日,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场会在东莞市召开,对5年来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盘点;9月16日,首次升格为国家级盛会的“2012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又在东莞市拉开帷幕,为全国加工贸易企业搭建起更大规模的内销展示与交易平台。此外,还有“广货网上行”、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相继举办……   回顾这5年来,广东外经贸发展不仅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还面临着劳动力、土地、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种种挑战,然而从2008年以来,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却相继突破7000亿、8000亿、9000亿美元大关,外贸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广东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最低端的地位逐步得到改善。   据省外经贸厅的最新统计,去年一般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22.4%上升到32.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69.7%、38.7%,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20%。而外经贸转型升级所取得的突破,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调整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省完善内外需协调拉动、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增长格局作出了贡献。   在海关广东分署发布的一份《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五年”绩效回顾与评价》的报告中,根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评价体系,2011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总指数为83.5,比2007年指数上升1.5,在广东、江苏、河南和重庆四省市中排名第1位,产业链条逐步向研发设计、品牌创建等高端环节延伸的绩效明显。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随着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这两年来外部市场的持续疲软,越来越多的港商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的事实,并成为众多港商的共识和行动。   现如今,走进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的厂房,干净无尘的车间、高端精密的仪器、自动化机械手组装,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场景。过去那种灰尘漫天、机器轰鸣、人声喧闹的场面,早已成为历史。   “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广东用一个姿态快跑了十多年,现在放缓了一些速度,调整一下姿势,提高一下长跑动作的技术含量,应当是很正常的事情。”汪洋书记在2008年所发出的语重心长的告诫,在5年后的今天已经被实践印证,并深入人心。   种种变化表明,5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达到了“练肌肉、壮筋骨”的效果,广东在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站在一个更高的起跑线上。   从单一出口到内外兼修   粤商加速全球产业布局   曾几何时,“广东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风靡全球市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一名美国主妇所进行的“远离‘中国制造’的一年”但最终失败的行为艺术,更是“世界工厂”深刻渗入国际产业链条的生动体现。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悄然转变,广交会上的参展企业发现,那些熟悉的美国大客户在下订单时没有往年那么大方了,金发碧眼的欧洲客户似乎越来越少了,反之,操中东、南美、非洲口音的身影却明显增加了,甚至,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涌入新设立的进口展区,积极寻觅开拓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   而更令他们惊讶的是,当他们尝试性地参加东莞“外博会”、也即是后来升格的中国“加博会”时,他们发现,尽管展会规模尚无法与有着56年历史的广交会相比,但这个年轻的展会现场所迸发出的购买热情与市场活力,充分展现了13亿人的内地市场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仅用了2个月即筹备完成的首届外博会,能迅速招来4400多家国内外知名采购商参展、观展、采购,在短短3天展会期间吸引累计超过10万人次入场观展采购,并达成采购总金额509亿元人民币。而在正式升格为“国字号”之后,今年的首届“加博会”更是达成意向成交金额687.3亿元。   正如一名外贸企业主所说的:“如果我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化的百年老店,那么全球60亿人口都是我的目标市场。我又何必刻意区别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国外市场与内地市场之分呢?”   有数据表明,当占广东年出口额近七成的香港、美国、欧盟三大出口市场的需求萎缩时,广东过剩生产能力曾一度占GDP比重的25%,为全国最高!也因此,当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一旦与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内地市场、新兴市场对接,立即迸发出惊人的能量。2011年,全省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金额达1.4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70.6%,相当于我省同期加工贸易出口额的七成;而今年上半年,广东以加工贸易方式对金砖国家进出口172.3亿美元,增长80.1%。   甚至,越来越多的广东外贸企业不再满足于在内地的产业布局,而是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投资设厂、收购品牌、开发资源、承揽工程,增强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十一五”时期,全省累计核准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7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5倍;截至2011年底,我省企业累计建设境外生产基地178个。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正是在国际环境的倒逼中,广东外贸企业改善了多年来对单一市场依赖的弊病,更多地向更合理的方向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在此基础上,一批全球化企业将在珠三角诞生。   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   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   一直以来,相比起蓬勃发展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直是广东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短板。如今,随着广东进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我省开展国际服务外包合作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我国开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劳动成本低廉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开始减弱,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们的传统竞争优势也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优势,是下一步开放的重点。   “30多年前,我们率先开放了制造业,造就了强大的中国制造,今天,我们开放服务业,就能逐步形成中国技术、中国品牌、中国质量、中国服务。”杨伟民强调,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国家扩大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迫切要求。   今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九在香港签署,共包括43项服务贸易开放和便利贸易投资的措施。其中,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内容继续增加,将会计、建筑、医疗、数据库、印刷、银行等15个领域的17项开放措施在广东先行先试。至此,CEPA及其补充协议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近70项,涉及的服务贸易领域达24个,其中部分措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经推广至全国。   而在今年9月14日刚刚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五次会议上,粤港双方共同签署了《粤港共同推动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协议》等7份合作协议,并确定了下一阶段重点加强的四个合作方向。   据统计,近3年来,广东服务外包企业接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年均增长分别达60%和45%以上,2011年接包合同金额达53.9亿美元、增长60%,接包合同执行金额达34.5亿美元、增长47%。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登记服务外包企业1218家,从业人数48.6万人,获得国际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达308个。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实现节能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增值幅度看,服务外包产业的增值幅度高达100%,而制造业的增值幅度一般为2%—5%,最高不超过15%;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服务外包是制造业来料加工的20倍左右;从资源能源消耗来看,服务外包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只占制造业的20%,并且几乎没有污染。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服务贸易的加快发展,贸易大省广东,将有望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转变。(编辑 张颖)   作者:吴哲 黄颖川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